古董普洱茶的特征,古董普洱茶的特征介绍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古董普洱茶的特征,古董普洱茶的特征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普洱茶越老越好么
确实,普洱茶理论上是越陈越香,年头越多越好,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的拍卖会,一饼百年的250克普洱茶被拍到200万也不是新闻。
但是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来看。
可以存的普洱不论是生普还是熟普,首先原料一定要好,本人近几年年年存茶,原料80%是古树春茶,古树的树龄300年到千年不等,另外的20%是古树冬茶。其他季节的茶一概不存。
本人亲赴茶山去寻找好茶,其实好茶的标准也不是完全统一的,你认为的好就是喝着顺口,喝着舒服,常年喝价格又能接受,不一定非得名片山头。
但是本人有存茶除了树龄雷打不动不能低于300年,还有几个原则。
以生普为例吧。
一是海拔不低于2000米。
二是茶片区周围森林覆盖率97%。
三是爬到山顶看这里是不是常年高山云雾。
其他的茶,遇到好喝的不存,随时就喝了。
至于冬茶,绝不是秋茶。云南只有少数片区在有,本人幸遇了一片。在12月份初采,元旦前制好。
此茶本人是受了台湾高山茶冬茶优质口感的启发,大胆想象,雇茶农采了一些制作出来,发给某茶网的20多茶评专家点评,得到认可后,全部采摘收藏!至今已经两年了。口感超级棒。
已经是平时日日不离的口粮茶。
另外一方面,茶的口感肯定有一个临界点,本人特意咨询过茶科所的专家,有监控的数据来证明,茶的口感有最佳年份,也有上升年份和下降年份。
如果论功效,只有好的原料才能有好的功效,还是原料为王。
之后是工艺和贮存方式,都决定茶的品质与功效。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普洱茶的特点有哪些
普洱茶有生熟、有一山一味说说生和熟的特点:
一.生茶和熟茶的外观区别:
外观:优质的新制生普条索肥壮,以灰绿、墨绿色为主条索匀称,有清香味;而熟茶条索紧密,为深褐色或褐红色,芽毫为金黄色,呈红褐色,有一股熟香味。
普洱生茶:
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生茶多以晒青毛茶为原料,毛茶,也称毛条,是指茶树鲜叶初步加工后的初制品,一种茶叶的品质特征往往在毛茶的制作中便可基本成形。
普洱熟茶: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熟茶叶底熟茶叶底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渥堆转熟的,就成为"熟茶"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2-3年,干仓陈放5-8年的熟茶已被誉为上品。"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自然转化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3--5年才适合饮用。但是长时间转化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也养成了普洱爱好者爱收藏普洱茶的传统。
一.生茶和熟茶的香气类型不同
生茶和熟茶的香气类型不同,都有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普洱生茶多为毫香、荷香、清香、栗香、陈香;普洱熟茶多为参香、豆香、陈香、枣香、樟香。由于香气类型不同,如将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香气物质必然会交叉吸附,相互掩盖或改变,难以获得纯正自然的香气。
二.生茶和熟茶的口感不同
生茶:呈栗色、浅黄色或浅红色,且有透亮感,会有苦涩的味道,但回味甘甜、生津、唇齿之间留有清香,熟普洱则甘甜、滑厚、细柔。
熟茶:上好的熟荼呈栗红色、褐红色、暗栗色、红浓剔透,含有陈香、参香、枣香等丰富的口感。
三.生茶和熟茶的叶底颜色不同
生茶叶底颜色,随储藏时间加深,从嫩绿-嫩黄-杏黄-暗黄-黄褐-红褐,逐渐变化。而发酵程度较好的普洱熟茶,叶底颜色一般都呈“猪肝色”,并随储藏年份增加逐渐向暗褐色转化。
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
简单区分法:一看“文字”(包装的茶都有文字注明生茶熟茶),二看“茶色”,三闻“茶味”,四尝口感。
普洱茶多为生茶饼熟茶饼和生熟散茶,生茶和熟茶主要区别为是否经过发酵。
普洱茶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回来后没有经过人工发酵,只经过高温杀青、揉捻,用自然风干后存放的茶叶。普洱生茶的颜色比较浅,外观色泽呈暗绿色,气味清香,茶味浓厚,口感强烈,微带苦涩味。茶汤以金黄色为主(也有绿黄色),存放时间长了自然变成陈茶,茶汤色呈现?黄明亮。
普洱熟茶是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屋堆发酵出来的茶。经过发酵后的熟茶,茶性比较温和,茶汤柔和软绵,口感偏甘甜。茶汤颜色较深,发酵程度轻的茶汤多为栗红色,发酵程度较重的茶汤多为暗红色,气味陈香。
普洱茶生茶熟茶都是优质的饮品,含有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平时经常适量喝点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龙园号普洱茶的特点
特点如下:
龙园号虽列籍十大普洱茶品牌,并已有几十年厂史,但在资深的普洱茶友中却口碑不佳。这些年来,龙园号在全国各大普洱茶赛事中虽也颇有斩获,但主导产品定位仍是低端大众化日常饮用茶的路线。其较低的价位已使其位列“淘宝”“有啊”的普洱品牌出场率前茅。老茶友对之嗤之以鼻,新茶友对其将信将疑。
龙园号的缺陷也很明显。一是型号繁杂,缺乏特色。龙园号产品线太长,规格型号繁多,一个型号做不了一二年,不同型号之间没有特色、口感上没什么区别,大路货多,没有象大益“7542、7572”等代表性的型号产品。二是香气不错,味感淡薄。龙园号近年出产的茶香气都不错,生茶芬芳沁心、熟茶醇香可人。但高等级茶菁茶闻着香,喝着不香。味感较淡,无醇厚之感。低等级茶菁茶口感较重,但几无醇香。三是饼茶尚可,沱茶较差。龙园号三四元一沱的沱茶口感不醇不香、不可名状。四是新茶可喝,老茶少碰。
2003年的顶级普洱茶能喝吗
2003年的顶级普洱茶不止能喝,而且很好喝。普洱茶的特点是越陈越香,被茶界誉为可以喝的古董。2003年存放至今的顶级普洱茶已经有18年了,经历了六个大转化期,各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现在打开冲泡,茶香气四溢,茶汤浓厚,入口醇厚且粘牙感明显,回甘生津快且持久,耐泡度高,可泡15泡以上。
普洱茶独特的文化内涵,普洱茶为何被称为“古董”
茶圈里有这样一句话:“普洱茶在晒青的时候,它的生命才开始”。
普洱茶自成一派智者的丰厚涵养。好的普洱茶,是时间“缓慢的艺术”,它的香气会越陈越加馥郁,它的口感能在经年累月下发生惊喜的转化,它的故事甚至可用跨世纪跨年代来形容。
号级茶、又称“古董茶”,一般指清末到解放初期(1956年之前)以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当时人们以“号”命名茶庄,出产的大多普洱茶,自然被称为“号级茶”。
印级茶、1956年到60年代末期,因私人作坊的散去,普洱茶生产进入公私合营或国营时期。当时的印刷技术已经改善,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都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包装中间的“茶”字颜色分别命名: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因此,这一时期出产的普洱茶便称为“印级茶”。具有十分高的鼎藏价值。
七子饼茶、60年代末,因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国家为了统一规范,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规范了圆茶的外形、重量、包装及规格,统称“七子饼茶”。因其每片净重357克(古制约7.7两),每7块用竹笋叶包装成1筒,故而得名。
每款值得珍藏留恋的普洱老茶都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众多老茶客魂牵梦绕的存在。这些老茶如古董文玩一般,身价不菲,弥足珍贵。
如今,很多历史上著名的茶号早已消失在尘烟之中,想寻得些饼踪迹,可谓沧海拾贝;若能喝上几款,更是十分难得。
陈皮柑普茶是能喝的古董,陈化8年又是如何呢
新会人来回答一下。
柑普茶虽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小青柑的兴起才有的茶饮品,但柑普茶的历史却有上百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的江门进士罗天池。罗进士辞官后衣锦还乡,爱好普洱茶的他也给乡里乡亲们带来一些外地的普洱茶。普洱茶作为云南地区的主要饮用茶,在广东地区并不流行。因此当时普洱还没有熟普洱的制作工艺,而生茶的口感并不受到老广们的喜欢。
于是,罗天池就想到了把生普洱放到陈皮里面一起陈化的点子。把普洱茶结合到陈皮柑的陈化中,既可以缓解生普洱的生味,也可以让跟陈皮与普洱一同陈化发酵,何不妙哉?于是罗天池便开始了柑皮加普洱一起陈化的试验。他把普洱茶碾碎,再塞到新会柑里面,一起晒干之后如仓陈化,放置1年以后品尝,其味道特别好!于是,柑普茶做法就在江门棠下地区流行起来。但陈皮普洱与柑普茶,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陈皮加上普洱一起冲泡,流行于90年代的港澳地区,而柑普茶则是2014年后才被大量制作和推广的茶品。
柑普茶不能称之为“能喝古董”柑普茶可以说是陈皮爱好者的一种尝试,但对于“陈皮”的概念还是相差甚远。首先柑普茶的不具备陈皮的陈化属性。陈皮从柑皮制作而来,是需要很多道工序以及时间成本的,按照传统柑皮需要翻晒陈化三年以上才能转化为陈皮,而柑普茶的制作周期一般是一年。其次就是柑普茶需要整个陈皮柑的外壳作为载体,那么在长时间的陈化中,柑普茶的柑壳是会自然开裂的,所以保存到3年以上的柑普茶可以说是非常稀少。最后一点目前柑普主要制作茶叶是普洱熟茶,其原理已经跟传统工艺有所偏离,作者的原因是希望陈皮的陈化味道可以弱化生茶的“烈性”,而非熟茶相互吸味而成。
柑普茶不具备“长时间”陈化基础目前市面上柑普茶多数都是虚标出生日期,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衬托"陈皮"陈久者良的特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抬高价格。毕竟市场上,当茶品扯上新会陈皮的名气,必然身价高涨。而新会陈皮的造假造旧对于不是行家来说,都是非常困难去识别的,因此绝大多数商家都喜欢标榜自己的柑普茶是XX年的老茶。而实际上,根据陈皮陈化的需要反复的翻晒、陈化等,在经过3-5年的陈化期后才有陈皮的效果,而普洱茶则不能“晒”;同时新会柑壳在陈化3年以后都会“脆化”,因此当你买的柑普茶宣称是8年10年而外形又保存得很好的,就要十分注意了。
选购柑普茶要注意所谓“老年茶”在一定程度上,越是老的柑普茶,其效果和味道就越差。原因很简单,以陈皮陈化的环境和熟普洱陈化的环境对比就一清二楚了。陈皮的最佳陈化温度是26℃-28℃,相对湿度是65%左右,而普洱茶的最佳陈化温度是22%℃,相对湿度是85%左右,而当湿度超过65%时,陈化就会容易发霉,蛀虫,同时,陈皮需要翻晒的操作,而普洱茶一旦晒太阳就会影响其品质,在这样的相互对立的陈化条件下,如何把两边都做好,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陈皮”和“普洱茶”分别存放,喝的时候在一起冲泡!也因为如此,柑普茶陈化的时间越长久,其变质的可能就越大,因此文章开头说,罗天池实在放置生普洱的情况下,陈化一年边拿出来品尝,也是有其原因的。
而目前制作柑普茶的很多普洱茶原材料都是7-8级料,就是大多数茶梗的或者边角料,因为好的普洱茶,基本不会拿来制作柑普茶。而目前柑普茶的制作,也是很多小作坊在生产,品质把控也是目前横在柑普茶产业的一道门槛!
总的来说,“能喝的古董”说的陈皮而不是柑普茶,而柑普茶也并不适合长时间的存放,更不用说放8年以上的柑普茶。如果是喜欢陈皮,有喜欢的普洱的朋友,可以尝试“陈皮普洱”做法,就是上面提及的,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放入若干的陈皮,这样既能享受到陈皮的醇香,也能喝到普洱的茶味,何不美滋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古董普洱茶的特征和古董普洱茶的特征介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