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生爱茶(爱茶的皇帝)
大家好,关于爱茶的皇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乾隆皇帝一生爱茶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侍帝茶的由来
1、第一道茶的名称让人感到有些惶恐———待帝茶。“震泽人确实用待帝茶招待过皇帝。”相传明成祖永乐皇帝南巡路过震泽,当地百姓奉上这道茶为皇帝充饥解渴,博得龙颜大悦,从此“待帝茶”盛名大振。
2、待帝茶还有个土名叫做“饭糍干茶”,翻译成普通话就是“锅巴茶”。
3、能用来接待皇帝的“锅巴茶”,想必用的原料绝非一般的锅巴。
4、果然,这锅巴非常特别,它的色泽不像普通锅巴那样焦黄,而是基本呈白色,略带一点微黄;味道也不像普通锅巴那样浓烈,只是稍微有点焦香;形状也不像普通锅巴那样看得清米粒,而是质地均匀,厚度大约只有1毫米。
二、历史上你们最喜欢哪个皇帝
乾隆皇帝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无论民间还是学界对乾隆皇帝的生母有着许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主要的有四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乾隆皇帝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乾隆几次南巡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去看望自己的亲身父亲。这个观点流传很广泛,早在清朝中期就已出现。尤其是在金庸先生将这种观点写进他的小说《书剑恩仇录》来加以渲染之后,持这种观点的人更多,影响力也更广。
第二种观点认为,乾隆的母亲娘家是在承德,因为家境贫寒,靠着做一点小生意来养家糊口,所以雇不起佣人,只好将年仅七八岁的女儿(也就是乾隆的母亲)带出来帮助料理生意。待到乾隆之母十三四岁之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犹如一朵出水芙蓉,于是她便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参加当年的选秀。出乎意料的是,她被雍正选中了,于是做了雍正王府的丫头。没过多久,雍正便生病了,她便没日没夜地在雍正身旁照顾,随时等候差遣。几个月之后,雍正摆脱了病魔的缠绕,他为这个丫头的忠心所感动,于是便纳她做了小妾,后来,她怀孕并生了儿子,这个儿子就是乾隆。
乾隆皇帝,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一位不折不扣的喝茶品茶赏茶爱茶的皇帝。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乾隆皇帝也聪慧过人,常能由此及彼,其以茶治国更是一奇。乾隆嗜茶成癖,那是朝野皆知啊。
乾隆皇帝把大臣们召集到当时中堂大臣张廷玉家中品茶。他先是亲自动手泡茶分赐给众臣,而后悠然自得地“手把茗盏论宽严”。他以茶道主中和之理告戒在场的亲信大臣:“治国如沏茶,要取中庸之道,太宽太猛都不宜。”他说“于今形势而言,要想政通人和,创极盛之世,必须以宽纠猛。
当他85岁时,他向御前一位老中医透露了隐退之意时,老中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风趣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然后退位后就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了“焙茶坞”,整天在那里悠然品茶。这老爷子,人家是不爱江山爱美人,他却是不爱江山爱品茶,着实少见。
《退醒庐笔记》卷上中记载,乾隆南巡到镇江,住在金山寺,相传方丈僧某,有一日随同乾隆到江边散步,乾隆见江上舟楫来来往往,十分热闹,便戏问方丈:“你可知江上船有几艘?”方丈从容答到:“两艘而已。”乾隆笑道:“这江上舟楫来往如织,帆樯林立,怎么可能只有两艘?”方丈答道:“我只看见一艘为名,一艘为利,名利之外,并无它舟。”乾隆听后连声说好。
乾隆又见江边有卖竹篮的,就问这个东西做什么用,方丈说装东西的,乾隆也想学方丈玩禅机,便刁难说:“东西可装,南北就不能装吗?”方丈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木类金类之物,篮中是可以装的。南方丙丁属火,北方壬癸属水,竹篮不能装水火,是以把物件称为东西而非南北。”乾隆点头称是,长了见识。
九龙宝剑传说还是乾隆时期周边部落为了讨好大清,主动献上的宝剑,其形似蒙古弯刀,外有鲨鱼皮刀鞘,刻有九龙文案,一看就是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剑身锋利,削铁如泥,却有一奇怪寓意。传闻,打造九龙宝剑的工匠,竟用鲜血耗费了七七四十九天浸泡九龙宝剑,使得宝剑阴邪无比,若非皇帝亲自使用天子的至阳之气驾驭宝剑,宝剑必将反噬主人。九龙宝剑据说只有至阳至人才能驾驭,也就是只有九五至尊方可驾驭,其他人如果拥有,必将导致灾厄。
首先是孙殿英,孙殿英因为挖了清朝的祖坟,其中自然包括乾隆,得到了这把宝剑,孙殿英后来因为投靠了日本人,战败以后在战俘营里,神秘的死忙了,不知是自然死,还是因为受到了宝剑的诅咒。
马汉三,孙殿英曾经将稀罕的九龙宝剑献给蒋介石,但在路上却是由军统特务马汉三运送的,由于生了将宝贝据为己有的念头,马汉三却是在张家口的时候被日本人逮捕,将这把剑献给了日本人。后来事情败露,也被戴笠让毛人凤处死了。
川岛芳子,后来得到这把剑的人正是逮捕马汉三的川岛芳子,川岛芳子在后来的时候,因为日本战败,被判处了死刑,也死了。
戴笠,川岛芳子被捕后,九龙剑又落到了戴笠手中,戴笠携带九龙剑乘坐飞机,却是因为飞机出了故障死在了千米高空。
乾隆皇帝本身就是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的,喜欢写诗,对对联,喜欢到处游山玩水,同时卖弄自己的文墨,到哪里都喜欢写写诗。而纪晓岚也是个学富五车的人,其才思敏捷,深得乾隆皇帝的重视。
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大学士纪晓岚等人一起去泰山游山玩水,一路上,君臣之间吟诗作对,十分惬意,后来,君臣住进了客栈,乾隆皇帝提出来,“朕有一谜底,看谁猜得出?”
乾隆皇帝的谜是“一边青,一边红,一边怕大水,一边怕大风,打一个字。”众人抓耳挠腮,都是猜不出来,而纪晓岚笑笑说道,“这是我圣主千秋万代的“秋”字啊。”不得不说纪晓岚才思敏捷,一语中的。
.乾隆南巡到广陵,一天问近侍太监:“朕听说二十四桥的黄鱼和粽子甲天下,你们外出时可曾见到?”乾隆说的黄鱼和粽子的,其实是代指当地妇女的天足和缠足。近侍太监不知当地有此说法,便朗然答道:“满大街都是。”乾隆听后微笑不语。第二天午饭,御膳房竟然特别上来两道菜:一个是红烧黄鱼,一个是火腿粽子。乾隆想到昨天内侍太监的误解,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乾隆南巡到扬州时,一切供应花费,都由扬州一个姓江的盐商承办。一天乾隆游大虹园,看到其中某个地方,对左右说:“此处很像京城北海上的‘琼岛春阴’,只是少了一座喇嘛塔。”江盐商当时也在场,闻听此话,不动声色,却悄悄拿出一万两黄金贿赂乾隆身边的小太监,请他们描绘出喇嘛塔的形状。到了晚上,太监画出塔图,江盐商于是召集工匠连夜建造,到天明时,塔便建成了。第二天乾隆又去园中,猛然见一座宝塔巍然耸立,很是诧异,以为是假的。等走近一看,才知道确实是砖石所造,于是询知其故,小太监据实以报,乾隆慨叹道:“盐商真有钱!”
清朝宫廷每年都要选秀女,凡被选中的,即可入宫当宫女。不过秀女的筛选极其严格,乾隆时有次选秀,乾隆亲自把关,忽然看见地上有莲花状的粉印,于是查问,才知道有一个秀女把自己的鞋底雕成了莲花形,然后在中间放上彩粉,由此,则莲花随步而生,为的是增加一种风韵。没想到乾隆并不喜欢,一怒之下,让太监把她轰了出去。
乾隆辛巳年殿试时,恰逢兆惠将军从前线凯旋,于是乾隆特别开恩,让他参与阅卷,兆惠推说自己不精汉文,乾隆告他说,试卷上都有阅卷大臣们的圈点,圈得多的就是好文章。以往阅卷,试卷都是封着的,今年因为御使的建议,没有封卷。当卷子传到兆惠这时,兆惠惊讶地发现有个叫赵翼的考生已经有了九个圈,便将他的试卷呈送给乾隆。最后汇总诸大臣的圈阅情况,第一名为赵翼,江南人,第二名胡高望,浙江人,第三名王杰,陕西人。乾隆问众臣:“本朝以来,陕西可否出过状元?”回答说没有。乾隆于是将三个卷子的顺序互换,把赵翼调为第三名,王杰调为第一名。并召谕诸臣:“赵翼文章自然不错,可是江、浙一带的状元太多了,一点也不新鲜。陕西自本朝以来还没有过状元,给他们一个状元也不算过分。”如此,陕西终于出了一名状元。
有一次早朝,乾隆问大臣汪文瑞:“卿这么早来,可在家里吃过点心?”汪文瑞回答:“臣家里穷,每天早上不过吃四个鸡蛋而已。”乾隆愕然,说:“一枚鸡蛋需要十两银子,我都不敢吃那么多,你一顿就吃四个,还敢说自己穷?”汪文瑞知道内务府的人搞鬼,把鸡蛋的价格报高了,但也不敢明说,只好敷衍道:“外面卖的鸡蛋都是些残次品,没法和宫里的东西相提并论,我买的鸡蛋都是些便宜货,不过几文钱罢了。”
三、茶界四大才子
龙井茶或许是中国名茶中最为人所知的一味。提到西湖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龙井茶。乾隆皇帝第三次来到杭州,将胡公庙前18棵茶树封为“御茶”,于是有了“十八棵御茶树”的说法。
碧螺春向来被名人雅士、文人骚客所垂青。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对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提名“碧螺春”,又称为“洞庭碧螺春”。
用六安瓜片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六安需在“谷雨”前后10天,采取茶枝稍壮嫩叶,以片取胜,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黄山毛峰归属清朝名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采于每年清明谷雨,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锋芒,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四、茶的起源
1、关于茶的确切起源,众说纷纭,无从查考。不过大多数看法倾向于神农氏。
2、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中也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真是太难为神农氏了)真乃神药也!
3、可见,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出现的。
4、到了东西周时期,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了,不过那时候茶是用来吃的,有的直接嚼叶子吃,有的将茶叶放进汤里,还有的直接煮把茶叶放粥里,做成“茶叶粥”。直到现在,我们还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煮茶叶蛋,煮茶香鸡等,只不过不再吃茶叶了。
5、秦朝时,人们不再单一地吃茶,而是逐渐当饮品来喝,同时依然拿来做药用。
6、两汉时期,制茶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出现更易运输的茶饼。成都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时期的华佗明确提出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之效,经常安利给朋友们。
7、此物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实在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备之佳品,老哥要不要试试?
8、唐朝时,茶逐渐开始成为一种艺术,流行于高层人士中。将喝茶上升到艺术层面的,当仁不让地要归功于“茶圣”陆羽。
9、中唐以前,人们喝茶的时候还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10、傲娇的陆羽非常瞧不上这种喝茶方式,曾直言“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臭水沟里的废水。
11、他将这些调味料全都舍弃,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12、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叫做“煎茶”:
13、先将饼茶碾成粉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14、唐代茶具(点击可查看大图)将茶放于茶鍑中煎煮,茶鍑架在交床上风炉至于交床下加热茶鍑底
15、“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领先世界。有钱有闲,人们对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茶饼在宋朝极为流行。
16、茶饼有多贵呢?在宋代,一饼茶值二两黄金。在茶饼中,龙凤团茶可以说是茶中的LV,妥妥的奢侈品,每一团具有龙凤纹饰的茶饼可值数十万钱。
17、而且,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的玩法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斗蛐蛐,斗狗,然而这些活动在宋朝人看来太LOW了,他们玩的是“斗茶”,认为这才是文人雅趣,而斗茶和“品香、插花、挂画”并称为“四大雅事”。
18、斗一波,来不来?斗就斗,谁怕谁!
19、点茶就是用小勺将茶末分到几个茶碗里,冲入滚水,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搅动茶汤,使之产生茶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
20、点茶完毕,接下来就是“斗茶”了。
21、斗茶,一看颜色,汤色纯白如乳胜出,青白、黄白、灰白为负;、二看汤花,汤花匀细,久聚不散,紧咬盏沿,没有水痕,叫做“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
22、点茶技法后来被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了抹茶道,成为了日本文化一个重要标签。
23、在中国文化史上,唐诗宋词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高峰,茶文化也形成了两座巅峰。
24、开始制作散茶,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有所转变,重炒制。
25、明朝时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散茶逐渐成为主流。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26、你们能喝上绿茶红茶乌龙茶,都得感谢我!
27、散茶风行民间,喝茶方式也变得更简单:直接用沸水冲泡,这一饮茶的方式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28、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更有很多爱喝茶的皇帝。
29、其中以乾隆为代表,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30、同时,茶具也进行了简化,这样也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清朝盖碗的流行,就和爱茶的乾隆皇帝密不可分。
五、茶叶的发明者及历史
1、茶叶的发明者是中国人,但具体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已经无法追溯。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据说当时的中国皇帝神农尝试不同植物的味道时,将茶叶误食,发现它带来了愉悦的效果。之后,茶叶开始被广泛种植和饮用。
2、茶叶在中国历史上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和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茶艺和茶道的兴起使茶叶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并在贵族和士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茶叶的传入和流传,茶文化也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如日本和印度。
3、在16世纪,茶叶开始传入欧洲,成为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西方人对茶叶的喜爱越来越高涨,茶叶逐渐成为欧洲的日常饮品。茶叶的流行也推动了茶叶的大规模种植和生产。
4、如今,茶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和种类供人们选择。茶叶的历史见证了人们对美味和健康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于爱茶的皇帝和乾隆皇帝一生爱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乾隆古道龙井茶:历史、文化及乾隆皇帝的情怀
2025-05-12 12:50:14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深入探索乾隆古道龙井茶的历史与文化。龙井茶,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无数茶友的喜爱。以下是关于龙井茶的一些精彩内容。一、龙井茶的名字寓意龙井茶以其色翠、形美、香郁、味醇而闻名,其“…
乾隆帝钟爱的三种名茶:龙井、黄山毛峰与信阳毛尖
2025-07-01 09:11:45茶,作为中国的国饮,不仅在历史上备受皇帝喜爱,更是全球饮品的佼佼者。清朝乾隆皇帝,作为一代明君,不仅统治时期国力强盛,文化艺术繁荣,更是一位茶艺鉴赏家。乾隆皇帝对茶的热爱,体现在他对茶叶的品鉴和研究上。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钟爱的茶叶有三种:…
老同志一生好韵普洱茶-老同志普洱茶哪个好
2025-07-05 10:34:21今天给各位分享老同志普洱茶哪个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老同志一生好韵普洱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一、老同志和大益茶味比较1、一般来说,大益更可信,但二线厂偶尔也会有批好茶。个人选的话会选大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