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叶历史_云南茶叶简史下
上一期我们讲了:云南茶简史(上)。其内容更多的是关于云南茶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相关文献。由于文献丰富,最后一篇也比较长。其实对于云茶的悠久历史来说,就那么几个字,就像璀璨夜空中的繁星。
本期陈升派告诉茶友:云南茶简史(下),按照云南茶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晒青绿茶及其压制茶称为普洱茶。
1938年以前,云南只生产晒青绿茶和各种紧压茶;从1938年开始生产红茶和炒绿茶;1945年后,生产蒸绿茶。1973年后,开始生产渥堆发酵的普洱茶。
所以从商周到1973年,云南普洱茶主要是指原产于普洱和西双版纳的晒青绿茶及其紧压茶,集中在老普洱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73年,云南致力于发展红茶和烘焙绿茶,普洱茶很少被提及。这一时期的普洱茶通常被称为晒青绿茶、云南青成品茶或各种边销紧压茶。
第二阶段:晒青绿茶经堆制发酵而成的茶,称为普洱茶。
1973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茶叶。根据日本、东南亚、港澳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经过技术革新,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普洱茶。在这一时期,普洱茶在市场上通常简称为普洱茶,这也是后来有人只称之为普洱茶的原因。
第三阶段:普洱茶熟茶和生茶并肩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存放了50、60甚至上百年的普洱茶在香港、台湾省等地被曝光。经过自然陈酿,其口感品质大大提升,让人惊喜。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非常重视普洱茶。
1993年和1994年,在昆明、普洱、景洪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一届普洱茶叶节和西双版纳茶王节。2002年6月,中国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在西双版纳景洪召开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普洱茶热,形成了生熟普洱茶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
从此,普洱茶的知名度与日俱增,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健康饮品。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