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茶道-中俄万里茶道本身的史实
茶叶有药效,尤其是对肉食民族、高寒高纬度地区,当地主食肉与奶,燥热不易分解,茶叶却能分解脂肪,消除燥热。17世纪至19世纪,一条源源不断的运茶线,在中国俄国欧洲之间建立起来,在海路还不能承担大宗货物运输、洲际铁路还没有兴起之时,用内陆河运、牲口,从汉口起运,北上中俄边境城市恰克图,再穿过西伯利亚大道,抵达莫斯科、圣彼得堡,成为其中主线,此主线又牵连起众多支线,这就是中俄万里茶道。世界对茶产生了巨大需求,但主要的茶叶产地和输出国,唯有中国。这导致了中俄茶叶贸易协定的签订(1727年)、汉口近代工商业的兴起(1863年)、中俄数以百计城市的繁荣(17世纪至今)。甚至,以茶为媒或因茶而起,发生了鸦片战争(1840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等近代史事件。2014年8月10日至10月6日从汉口出发、终点为圣彼得堡的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经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多个城市的政府、学界佐证,为历史上第一次重走走完中俄万里茶道全程之旅。采访团实地采访,有诸多发现。首先是关于中俄万里茶道本身的史实,有一些需要重新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究之处。第一、中俄万里茶道历时多少年?学界对此提法向来众说纷纭,连带着,对这条茶道已经中断多少年,也说法不一。经由此次探访,采访团认为,可从俄罗斯茶叶输入地和中国茶叶输出地的活动确认茶道历史。沙皇首次喝到中国茶,为1638年。圣彼得堡第一次远赴采办茶叶的官方活动,发生于1692年3月3日,彼得大帝派向中国皇朝的第一支商队从莫斯科出发,1694年商队满载着中国茶叶返回。湖北羊楼洞、内蒙古呼和浩特等是远销俄罗斯的茶叶基地,当地茶厂、茶商的停办时间,均为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是最终直接导因。第二、茶叶何时进入欧洲?欧洲饮茶风兴盛起于何时?在中国茶叶研究史中,这是有权威说法的。一般把荷兰人1606年的初次茶叶引进活动作为发端,把由荷兰至英国在17世纪下半叶、由宫廷向民间的饮茶风作为欧洲茶风兴起的时间。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