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质和耐泡程度有关吗(影响茶叶耐泡性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
1.茶树生态环境
茶界有句话叫“好茶来自山中云”,其大致的解读是:山高云绕的地方,容易出好茶。从地理和生物学的角度,即海拔适宜,生态环境好的地方适合茶树生长,或者从小的角度,即茶树周围生态环境适宜,海拔高,土壤肥沃,所以产出来的茶叶厚,含物质多。我们的猜测是,来自这样地方的普洱茶,耐泡性更高。反之则不耐泡。
2.茶树品种
世界茶源的云南,在澜沧江两岸,有野生的、过渡的、栽培的大大小小、密如繁星的茶树群落,包括大、中、小三种不同叶形的茶树。就野生茶、过渡茶和栽培茶而言,我们认为野生茶的耐泡性高于过渡茶,过渡茶的耐泡性高于栽培茶。探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拣货频率。就野生茶和过渡茶而言,野生茶的采摘频率远不如过渡茶。野生茶采摘次数较少,内含物更丰富,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所以耐泡。第二,“反抗”。总的来说,野生型茶的抗性比过渡型茶好。抗性越好,所含物质转化越充分,越耐起泡。
3.茶树的年龄和原料
相对而言,与被称为台地茶、古树茶的茶楼相比,古树茶芽叶较厚,所含物质含量远高于台地茶,因此古树茶比台地茶更耐泡。即在生态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茶树树龄越大,芽叶的味道会越浓,抗泡性也会越高。但也有“例外”,即老茶树到了“八旬”之年,老茶树的生理机能开始衰退,上述情况就需要另当别论了(它的芽叶已经很薄,所含物质也不丰富,不再耐泡)!
(二)人为因素
4.鲜茶采摘标准
就目前普洱茶消费市场上流通的普洱生茶产品而言,以一芽二叶三叶采收的鲜茶为主。茶树生理功能健全时,相对而言,嫩度适中、芽较老的鲜茶叶,耐泡性较高;而未膨胀的孢子在物质上不够丰富,所以整体抗泡性能较差。
5.采摘季节和时间因素
就采摘季节而言,春茶比秋茶更耐泡。根本原因在于:春茶经过一整个冬天的积累,已经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而此时恰好是云南的旱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温度高,非常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形成,使春茶口感鲜浓。就采摘时间而言,适时采摘的茶叶最耐泡。原因是:采摘过早,芽叶尚未成熟,虽有一定的清香,但所含物质不充分。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